鼻炎(伴鼻息肉)针灸诊疗方案

鼻炎(伴鼻息肉)针灸诊疗方案

一、 疾病概念与分类诊断

1. 概念

鼻炎是鼻腔粘膜的炎症。当炎症长期持续,导致鼻粘膜高度水肿,形成赘生物,即为鼻息肉

  • 主要症状: 持续性鼻塞、流涕(清涕或脓涕)、嗅觉减退或丧失、头昏脑胀。
  • 西医病理: 变态反应(过敏)或慢性炎症 \ 粘膜极度水肿 \ 形成半透明、葡萄状的新生物(息肉)\ 阻塞鼻道。
  • 中医病机: 本虚标实。本为肺、脾、肾三脏虚损;标为风寒/风热、痰湿、瘀血互结,凝滞于鼻窍,形成“鼻痔”(息肉)。

2. 核心鉴别

特征慢性鼻炎/过敏性鼻炎鼻息肉 (本方案重点)鼻腔恶性肿瘤 (警惕)
鼻塞特点间歇性或交替性持续性、进行性加重进行性加重
分泌物清涕(过敏)或粘脓涕粘涕,有时倒流血性分泌物(涕中带血)
嗅觉暂时性减退明显减退或丧失减退
查体可见粘膜充血、肿胀灰白/淡红、半透明赘生物菜花状、表面溃烂、易出血

二、 病因病机(中西医互参)

1. 中医病机:虚、痰、瘀

  • 本虚(正气不足): 肺气虚卫外不固(易感风寒),脾虚生痰湿,肾阳虚温煦失职(水液不化)。这也是TDP/艾灸关元的理论基础。
  • 标实(病理产物): 湿热郁蒸,痰浊凝聚,气滞血瘀。息肉即为“痰瘀互结”之有形实邪。

2. 西医机制

  • 过敏因素: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,导致粘膜水肿。
  • 解剖因素: 鼻道狭窄,引流不畅,反复感染。

三、 临床表现

1. 典型症状

  • 鼻塞: 鼻息肉患者为持续性鼻塞,说话呈“闭塞性鼻音”。
  • 流涕: 浆液性或粘脓性涕。若合并感染可流黄脓涕。
  • 嗅觉障碍: 因息肉阻塞嗅裂,导致气味无法到达嗅区。
  • 蛙鼻: 极严重者息肉巨大,导致鼻背增宽,形似青蛙(现已少见)。

2. 伴随症状

  • 头痛、头昏(窦口受阻引起鼻窦炎)。
  • 睡眠打鼾、张口呼吸(易导致咽炎)。
  • 耳鸣、听力下降(压迫咽鼓管)。

四、 治疗策略

治疗总则: 标本兼治。

  • 局部: 疏通鼻窍,活血化瘀,散结排脓(透穴 + 木穴)。
  • 整体: 调整气机,温补元阳,增强免疫(脐针 + 灸法)。

五、 针灸处方与操作细节(核心部分)

此方案结合了传统针灸透刺董氏奇穴全息脐针灸法,形成立体治疗网。

1. 局部强通(透刺法 - 解决“标实”)

  • 攒竹 透向 鼻根(睛明/山根方向):
    • 机理: 攒竹为膀胱经穴,太阳经主表。透刺可直达病所,针对额窦炎、鼻根部沉重感效果极佳。
    • 操作: 提捏起皮肤,沿皮下向下透刺0.5-0.8寸,酸胀感传至鼻根。
  • 迎香 透向 鼻根(内迎香/鼻通穴方向):
    • 机理: “不闻香臭取迎香”。这是治疗鼻炎的黄金透穴,能直接刺激鼻翼两侧神经,改善局部血液循环,促进水肿吸收。
    • 操作: 针尖向上,沿鼻唇沟皮下透刺,直达鼻通穴(上迎香),针感需扩散至整个鼻翼。

2. 远端调理(董氏奇穴 - 调节脏腑)

  • 木穴(掌面食指第一节内侧):
    • 机理: 董氏奇穴名穴。入肝经(主风),主治肝火旺、脾气躁。对皮肤瘙痒、鼻部敏感(过敏性鼻炎)、眼发痒、流清涕特效。
    • 操作: 直刺2-3分,或贴骨进针。

3. 气机重构(脐针疗法 - 调整格局)

  • 处方: 山泽通气 + 巽卦
  • 落脏定位:
    • 艮卦(山): 左下腹。止、固摄,对应鼻子的隆起之象,亦主胃。
    • 兑卦(泽): 右侧腹。主口、主缺、主肺(金)。
    • 巽卦(风): 左上腹。主风、主进退。
  • 机理:
    • 山泽通气(艮+兑): 艮为山,兑为泽,山泽通气,平衡体内气机升降,专治由于气机阻滞引起的鼻塞。
    • 巽卦: 针对“风邪”引起的过敏症状(打喷嚏、痒),祛风止痒。

4. 扶正固本(灸法 - 解决“本虚”)

  • 部位: 关元穴(脐下3寸,丹田)。
  • 操作: TDP神灯照射艾灸
  • 机理: 鼻炎久治不愈,多为“肾虚不纳气”或“肺脾气虚”。关元为元阴元阳之交关,温灸此处可温补肾阳,提高机体免疫力,使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,减少复发。

六、 预后与护理

1. 预后

  • 单纯性鼻炎: 针灸效果极佳,往往数次可见效。
  • 鼻息肉:
    • 小息肉(未完全阻塞):针灸配合中药可缩小甚至消除,改善通气。
    • 大息肉(完全阻塞):针灸主要缓解症状(头痛、流涕),实体可能需要西医手术切除,术后针灸可有效防复发

2. 患者护理

  • 鼻腔冲洗(强烈推荐): 每日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,清除分泌物和过敏原。
  • 饮食禁忌: 严禁生冷、寒凉、牛奶、甜食。 (这些食物易生痰湿,加重息肉和鼻塞)。
  • 穴位按摩: 每日晨起搓热双手,按摩迎香、鼻通,至鼻部发热。
  • 避风寒: 天冷出门戴口罩,保护呼吸道。

治疗方案总结表

治疗模块穴位/部位操作重点治疗目的
局部疏通攒竹透向鼻根沿皮透刺通经络,治头昏、额痛
迎香透向鼻根沿鼻沟向上透刺开鼻窍,改善鼻甲水肿,通气
经络调节木穴(董针)手指直刺泻肝火,止痒,收鼻水(抗过敏)
气机调整脐针(山泽通气+巽)艮、兑、巽位进针调畅气机,祛风通窍
培元固本关元TDP烤 或 艾灸补肾阳,强免疫,防复发

—— 张子沐 · 人体网络系统疼痛治疗工程师

Read more

人体系统维护手册:五输穴的底层逻辑

人体系统维护手册:五输穴的底层逻辑

我们常说“头痛医头,脚痛医脚”效果有限,是因为人体不是一堆零件的堆砌,而是一套高度联动的运行系统。古人早在《黄帝内经》《难经》中就发现:手足肘膝以下,藏着五类关键的“调控接口”——井、荥、输、经、合穴。它们不是神秘符号,而是经过数千年验证的高效干预点。 今天,我不讲“气血玄虚”,直接用系统维护逻辑+经典依据+临床实操,把这套“人体调试代码”翻译成你能用、能验证的“人话”。 1. 核心突发故障 → 用井穴(急救重启) 经典依据:《灵枢》:“病在脏者,取之井。”   适用场景:高热不退、神志昏迷、突发剧烈疼痛(如心绞痛前兆)、中风闭证——身体突然“宕机”,反应迟钝甚至失去意识。 为什么有效?井穴在指/

By 子沐
颞下颌关节炎(TMD)针灸诊疗全方案

颞下颌关节炎(TMD)针灸诊疗全方案

一、 疾病概念与分类诊断 1. 概念 颞下颌关节炎(更准确的医学术语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,TMD)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疾病。 * 主要症状: 关节区疼痛、运动时弹响(咔咔声/碎裂音)、张口受限(嘴张不开或张口歪斜)。 * 西医病理: 咀嚼肌群痉挛、关节盘移位、骨质退行性变(关节炎)。多与精神紧张(磨牙)、咬合不良、单侧咀嚼习惯有关。 * 中医病机: 属“颊车痛”、“口噤”范畴。多因风寒湿邪客于经络(面部受风),或肝肾亏虚(筋骨失养),或情志不畅导致肝郁气滞(气滞血瘀,筋脉拘急)。 2. 核心鉴别 特征颞下颌关节紊乱 (本方案重点)三叉神经痛牙痛(牙髓炎)疼痛性质酸痛、胀痛,运动时加重电击样、刀割样,短暂剧痛跳痛,冷热刺激加重扳机点按压关节或咬肌有压痛鼻翼、唇角有“触发点”

By 子沐
面瘫(面神经炎)针灸诊疗方案

面瘫(面神经炎)针灸诊疗方案

一、 疾病概念与分类诊断 1. 概念 面瘫(面神经炎)是指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的周围性面瘫。 * 主要症状: 口眼歪斜、无法闭眼、额纹消失、鼓腮漏气。 * 西医病理: 病毒感染(如HSV-1)或免疫反应 $\rightarrow$ 面神经管内神经水肿、受压 $\rightarrow$ 缺血缺氧 $\rightarrow$ 神经传导阻滞。 * 中医病机: 正气不足(内因),风邪入中面部经络(外因),导致气血痹阻,经筋失养。 2. 核心鉴别(首要步骤) 特征周围性面瘫 (本方案重点)中枢性面瘫 (需急诊)病变部位面神经核或核以下(茎乳孔内)面神经核以上(大脑皮层/内囊)额纹消失(患侧不能皱眉)存在(双侧均可皱眉)眼睑闭合不全(Bell征阳性)闭合正常口角歪斜歪斜伴随症状听觉过敏、味觉减退、

By 子沐
筋膜革命:身体"断网"了,光修零件没用,得"重启系统"

筋膜革命:身体"断网"了,光修零件没用,得"重启系统"

经常有患者抱着一堆片子来找我,一脸愁容:"张工(熟人都这么叫我),片子拍出来骨头没事,肉也没坏,但我为什么就是浑身疼、睡不着、没力气?" 我的回答通常很直接: "因为你的'硬件'(骨头和肉)可能是好的,但你身体里的'网'(筋膜)断了。" 传统看来,哪里疼就治哪里,就像电脑键盘坏了换键盘。但在我这个工程师眼里,很多时候键盘没坏,是连接键盘的线路坏了,或者是电脑系统卡死了。 今天,我不掉书袋,咱们用大白话聊聊这层被严重低估的"人体大网"——筋膜,以及我是怎么用一根针,帮你"重启系统"的。 一、它不是"包装纸&

By 子沐